玉里,花蓮縣南區的重鎮之地。

在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更在此設立花蓮港廳玉里支廳,由此可知,玉里鎮在歷史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玉里社建於日治時代昭和3年(西元1928年),神社為日本人的信仰中心。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建築物遭到拆除,目前僅存二座鳥居、部分燈籠殘構及參拜階梯。

因玉里神社建於八通關越嶺道路路旁,神社鳥居旁留有表忠碑,可與八通關越嶺道路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深具歷史意義。

於民國97年(西元2008年)7月23日,由花蓮縣文化局公告指定為花蓮縣的文化資產保護古蹟。是花蓮縣內保存最完整的神社遺跡。

玉里神社本已埋沒在荒煙蔓草中,成為流失在歷史裡的神祕遺跡,直到民國98年,一群玉里在地的年輕文史工作者主動發起清掃活動,結合在地人的力量,才讓隱沒在樹林間的神社遺跡重見天日。經過規劃與整理後,成為現今所見的樣貌。

玉里神社算是很好找尋的,沿路指標明顯,隨著指標指引,一個轉彎進到了一處窄巷裡,仔細一看!!!!!!!民宅間居然藏了一座鳥居。

灰色的柱子與周遭磚瓦、鐵皮屋頂奇妙地融合,電線交錯其上,將本應顯眼的鳥居隱藏在環境中。

民國38年,蔣中正先生帶領大批國民軍從中國大陸逃難至臺灣後,

部份國民軍弟兄被分配到東臺灣來,當時無處可去,

而神社或墓地較空曠,於是,便在這些地方生根。

幾十年下來,房子從茅草屋演變成木造屋,再進階為磚造屋.

慶幸的.在早期反日及排日年代,這座鳥居卻未被破壞.

而是融入了神社神苑一帶居民的生活圈,

右側的鳥居桿的部份更是成了居民住家的一部份。

       (第一座鳥居已和民宅奇妙地融合)

 

(毀損的石燈籠)

當時的居民利用神社寬廣的空間養雞,石燈籠就這樣被關在鐵籠中~~

目前已獲得當地居民的同意,拆除石燈籠附近的護欄.讓階梯兩側及石燈籠重見天日。

 

(第二座鳥居)

 

在日本神社建築中,鳥居有分隔人間與神之領域的意味。

石燈籠的作用除了裝飾外,亦有為來者指引道路之意,

走了幾分鐘後,會看到石頭階梯出現,代表即將接近神社本體,也就是以前的拜殿與本殿。

從入口的鳥居走到山坡頂雖然是一路上坡,卻相當和緩好走,

沒幾分鐘就能抵達終點──本殿遺跡。

沿著參拜道行走,沿路可見到許多石燈籠,如同中國廟宇的梁柱上經常寫有捐贈者姓名,石燈籠上通常會寫「奉獻」、「奉納」,並刻上捐贈者或是單位的名字。

本殿於二戰後日軍撤退時被摧毀,之後雖然有熱心志工重整此處,但仍無法修復。如今只能將遺跡圍起,供人憑空想像。

(本殿遺跡)

山坡頂是眺望玉里鎮的好地方!!!

現今樹木已高,只能從縫隙間窺望玉里鎮。不然想像,以前樹木還未長高時,能在這裡將平原盡收眼底。

玉里神社的頂端是一片平坦的空地。

回程走下山坡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景,在高處俯瞰綿長的階梯,參拜道被蓊鬱的樹林包圍,讓人多了一分寧靜與神秘。

雖然參觀玉里神社時一直為陰天,從神社本殿往回走時,太陽突然大大賞臉,陽光灑在蓊鬱的樹林及參拜道上時,有那麼一瞬間,讓人彷若掉入時光隧道中~~

(參拜道上毀壞處不少,須注意小心行走)

在離開玉里神社前,特地幫米媽和米寶合影做紀念,以後米寶長大後,小米一定要跟米寶說他好幸福~~

年紀小小就去過東部好多地方~~~

比起花東其他景點,玉里鎮的人潮相較之下少了許多,玉里古神社至今仍默默地隱身在巷弄間,僅有少數人前來此緬懷歷史。

  • 交通資訊
  • 【大眾交通建議】
    從玉里火車站步行亦可抵達 
  • 【自行開車】
    玉里火車站沿大同路往玉里國中直行→民族街左轉→西邊街路邊即可看到第一座鳥居

 

 

arrow
arrow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