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1月1日,

小米和馬先生帶著米媽和米寶很開心的來到位於台東市的建和部落,

這裡到底有啥特別的???可以讓小米放棄睡到自然醒一早就出門!!!!!!!!!!!

原來,每年的1月1日都是建和部落的鞦韆祭!

建和部落屬於卑南族。小米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卑南族!

(年祭是卑南族年度最大祭典)

卑南族為台灣東部的原住民,族群分布為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

以及花東縱谷南方的高山地區,族群主要居住於台東縣境內,偏向母系社會

卑南族有四大傳統部落,分別為:

南王(Puyuma普悠瑪)部落知本(Katratripul卡大地布)部落

建和(Kasavakan射馬干)部落利嘉(Likavung利卡夢)部落

依其起源傳說,分為兩個系統:
一是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檳榔、寶桑。

卑南族分佈於台東縣卑南鄉,共分為八個社,

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泰安村、檳榔村、美農村、初鹿村、南王村、溫泉村。

昔稱「八社番」。

人口集中在台東縣,其中以台東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鄉,總人口數大約一萬三千人。

其實當天小米到達建和部落後,在部落裡繞了好一下子都沒找到會場,

後來直接問路過的居民,照著他們的指示,一下下就找到了!!!!!!!!

會場附近停滿了車,還不少觀光客包計程車前來,

還好附近空地不少,一下就解決了停車的問題。

在還沒有進入會場,就先看到這張注意事項!
真的請尊重部落,尊重自己。請勿在儀式進行中闖入拍照。

活動會場前擺了好幾攤小攤位,如果擔心自己沒有找對地方的朋友~~

看到這麼多人這麼熱鬧,就表示沒有找錯地方囉!!!!!!

進入會場前,小米看到地上擺了一隻大樹枝,

參與活動的族人與觀光客都很有默契的將腳踏車及機車停在木頭外的範圍。

在服務台旁的牆上高掛著當天的行程表,讓人一目了然,相當貼心。

小米覺得鞦韆祭裡比較特別的是除喪鞦韆

除喪 venasivas/remavaravas

在年祭當中會舉行除喪儀式,

由長老帶兩位青年去邀請過去一年內有喪事的人家前來會場,

至會場後,喪家就定位,由頭目、長老為其除喪並安慰喪家說

「不好的都已過去,放下你的悲傷難過,新的一年要堅強,重新生活」,

在長老們為喪家去掉草環後,帶上由族人準備的鮮花花環,

代表解除了憂傷,迎接新的開始,

最後再由現場青年引領已經除喪的族人一同跳傳統舞同歡。

 

鞦韆祈福儀式katikelruwanan

在建和部落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鞦韆文化,

鞦韆的高度至少有三層樓以上,

也是建和部落極具傳統工藝的一項技術,以下是鞦韆的由來:

「我們卑南族有一特殊的習俗,就是對打噴嚏的忌諱。

諸如,出遠門出發起程時有人打噴嚏,就要停下來把行李放下,稍作休息再出發,

收割小米或稻子第一個要去採收的人,

中途聽到打噴嚏聲,就要返回,今天不收割了,

祭司們正在進行祭典儀式時,最忌諱打噴嚏,或小孩干擾,

一些長老們及祭司們商議,如何避免這些麻煩,

最後研究製作小孩子們可輪流玩的小鞦韆,

從此,在祭典進行中,或是家長在農忙期,

大人們就製作較堅固的鞦韆,供孩子們集中玩耍,

就不再擔心小孩打噴嚏或干擾。

不僅小孩喜歡玩,大人也覺得有趣,

後來把盪鞦韆納入年祭活動中,

改由大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可參加盪鞦韆的活動,

延至今日建和的盪鞦韆在年祭活動中仍然是重要的一環

(小米到達時,建和部落的族人們正在歌舞、鞦韆!)

鞦韆的製作相當耗時耗人力,

部落的男子要先上山採竹和藤這些材料,再由大家協力完成;

在製作鞦韆的過程中女孩子不能靠近

,據說是為了要給部落族人一個驚喜,都會在夜晚趕工製作;

綁鞦韆是藤發揮最極致的時候,很多傳統工法都會呈現在鞦韆上,

堅固性、安全性,都要靠著綁鞦韆的人的技術,是一項大工程。

祈福儀式,頭目與祭司在會場四個角落對上蒼祈禱,

以傳統的口述語傳達今日鞦韆的啟用,

期待祖靈的保佑,且對所有族人們共同祈福,

也希望年祭中的鞦韆平安順利,

讓今年的年祭平安,也為部落族人們帶來幸運。

頭目在祭司陪同下先對鞦韆四個支柱一一祈禱,

再來到鞦韆坐椅旁祈禱,

完成後,在場年輕人便拆除鞦韆四支支架旁支撐木,

並在鞦韆座椅上端繫上象徵祖先榮耀花環,綁上銅鈴,

首先會由頭目來進行試盪,在來是祭司試盪,

完成後象徵今年的鞦韆正式啟用而且是安全又穩固,

並歡迎族人們同歡及開始今年年度的各項年祭活動。

這兩個小女娃身穿族服頭戴花圈,安安靜靜的看著家人們唱歌跳舞,由於他們真的好可愛,
於是詢問他們的家人能否拍他們,沒想到他們超熱情的,

還拿走小姊姊頭上的花圈要給米寶帶,說帶著照起來比較美!!

(小女娃家人說:可以照小孩,但不要照到大人的臉!!說完,臉往旁邊閃躲)

米寶沒有吃過奶嘴,看著小姊姊吃奶嘴,米寶相當好奇的盯著瞧!!

部落婦女跳舞,頭目在旁逗趣的小鬧一下她們娛樂大家!!

婦女們都邊跳邊笑,氣氛相當熱絡愉悅~~

鞦韆看似簡單平常,但建和部落鞦韆祭的大鞦韆可高達五層樓高!!

鞦韆祭開始時,族人齊聚巴拉冠前,由頭目哈古先上架啟盪,

族人們在鞦韆下牽手繞圈跳舞,

不論男女老幼、在地人或外地人,都可以坐上鞦韆架,由兩位勇士拉繩擺盪。

小米因為有認識的朋友,

所以在上午時段他們自己部落的盪鞦韆的時間內也撥機會讓小米上去親自體驗,

走近一看才發現鞦韆真的很高!!!!!!!!!!

沒有身旁兩位勇士協助真的很難自行坐上鞦韆。

坐上鞦韆後,雙腿需要伸直交叉,手心向下握緊繩子後向外翻轉180度。(姿勢會有勇士教導,不用擔心!)

當小米在空中隨著鞦韆一同擺盪時,下方同時間正在唱歌跳舞,好不熱鬧~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小米的體型對於勇士們來說一點都不是負擔,

小米坐的鞦韆真的至少盪有兩層樓以上高!!!!

聽說盪的越高,運氣越好~~

所以小米很享受在空中擺盪,心裡還默默地希望今年順順利利!

未戴花環的男性表示未成年唷~~

在臺灣的原住民,比較擅長編製花環的有: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這三個族群,

他們各有不盡相同的編織涵意,

卑南族對花環編製比較嚴謹,在原住民當中算是最愛花的民族,

所以他們常以黃白紅花色搭配綠葉,來襯托花環的鮮艷,

年輕男性打獵凱旋時,頭戴花環代表家人對他們的迎接與慰勞,

進行祭典儀式時,女人為長老戴上花環,

除了代表他的地位崇高和人際關係良好之外,

也意謂著對長老的尊敬,這也是另一種語言的象徵。

【頭戴花圈對卑南族男性的意義】

在頭上戴花環是卑南族最為外人所熟知的族群標誌,

它所代表的男子成年意義是其他族群所沒有的。

花環的佩戴不分男女,對於未成年的男孩,

卻只能佩戴由山上的蕨類編成的草環。

等到舉行成年禮之後,才能戴上花環、穿上漂亮的手織或刺繡的衣服,

參與村落的社交活動,結交異性的朋友。

在傳統祭典上,卑南族除了盛裝打扮外,花環更是不可缺少的裝飾。

因此,花環可說是卑南族文化的一個特色,也具有一種地位的象徵意義。

小米還在建和部落巧遇從台北來的大姊夫,

大姊夫的姪女剛好嫁給建和部落的人,

雖然她人沒有回建和部落,但有借衣服給我們著裝體驗一下,

又剛好遇到阿姨的同事是卑南族的,

所以一下子就幫小米弄好服裝。

小米趕快和米寶一起合照做紀念。

這是未婚女性配戴的,由於小米已經結婚並升格當媽媽了,著裝時就沒有配戴!

「鞦韆祭」則是卑南族群部落中,唯一在冬季期間隸屬射馬干部落獨有的祭儀。

部落男子將赴山區砍伐十餘公尺高的刺竹,以及數十公尺長的籐條,

之後勇士們將以純人力,搭建高逾十公尺的巨竹鞦韆,

耆老們則將籐條編成的繩索,用來固定鞦韆主體,再以籐條編成的籐椅,做成鞦韆座椅﹔

整個過程充滿射馬干部落勇士驃駻的精神。

每年在元旦的時候,都會舉辦盪鞦韆活動,因而又稱為鞦韆的故鄉。

(Kasafakan,意為「位於山谷的部落」,清代譯為「射馬干」。)

小米路過服務台時,看見美麗的卑南族小姐,馬上衝過去詢問能不能和米寶合照一張,

美麗的卑南族小姐二話不說地就答應了,偏偏米寶肚子餓了不肯拍照,嗚嗚嗚的哭起來!

米寶!!!!!!!你回頭看看呀!!!!是漂亮的姊姊耶!!!!!

遊客注意事項:

卑南族人很歡迎有興趣想了解卑南文化的民眾到部落觀賞,

詳細的時間和活動項目、地點,

可向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文化局、台東市公所或是卑南鄉公所詢問。

不過,卑南族人也提醒遊客,各部落的祭典活動中,仍存有一些禁忌,

包括祭祀的時候不能打噴嚏,以及會館和獵場等地點都嚴禁女性進入,希望遊客配合。

 

台東其他好去處:

【台東.部落美食】卜拉米-喇响小棧 嘉蘭部落原住民傳統味道的原味餐

【台東新景點】全國唯一景觀拱型水橋---二層坪水橋

【台東】 長濱 長光梯田.金剛大道

【台東•食】鹿鳴桃花林 台9線良心店 超好吃戚風蛋糕

【台東鹿野】 鹿鳴酒店春天賞櫻去

台東 池上半日遊

【台東池上‧食】池上-福原豆腐店

【台東●關山●食】 超好吃手工果肉冰淇淋 親山農園必吃的草莓冰淇淋

【台東】美術館-台灣積木創作展-想像的堆砌

2016台東熱氣球嘉年華-2

 

 
 
arrow
arrow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